2023年菲律宾高教委数据显示,该国年均颁发4.2万个博士学位,其中约38%流向中国留学生。这些标注"12个月速成"的项目,正在催生一条从论文代写到学历认证的灰色产业链。
马尼拉某中介提供的价目表显示:"全程托管博士项目"收费区间为12-18万比索(约合1.5-2.2万人民币),包含:
据菲律宾大学排名调查,参与此类项目的多为地方性院校,其中雷省科技大学(Leyte Tech)2022年国际博士毕业生中,93%未通过菲律宾教育部质量复核。
中国留学服务中心数据显示,2021年驳回的菲律宾博士认证申请达1,247例,但仍有中介利用学历认证漏洞操作:
典型案例显示,某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通过"论文包过"服务获得学位后,竟成功进入省属高校人才引进名单。
这条产业链已衍生出配套服务商:
服务类型 | 代表机构 | 收费标准 |
---|---|---|
英语保过班 | Global English Hub | 8,000元/40课时 |
期刊挂名 | Asia Academic Press | 2万元/篇 |
职称材料包装 | 智才人力资源 | 按评审要求浮动 |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菲律宾留学中介与当地高校存在佣金分成协议,每成功推荐1名学生可获得学费的15-25%。
2023年8月,菲律宾高教委暂停了7所高校的博士招生资格。但中介迅速转向新策略:
某高校人事处负责人透露,他们已建立海外学历核查小组,但辨别真伪仍需耗费平均17个工作日/例。
深层次矛盾在于:
当制度设计将学历异化为硬通货,文凭工厂的野火就难以彻底扑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