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美而行:西藏青年逐绿南粤

  发布时间:2025-07-02 00:49:24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202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也是广东对口支援西藏林芝31周年。近年来,广东就业援藏促进500多名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到广东就业,其中有8位西藏青年入职广东省林业系统,为建设绿美广东添砖加瓦。喜山巍 。

  202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也是广东对口支援西藏林芝31周年。近年来,广东就业援藏促进500多名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到广东就业,其中有8位西藏青年入职广东省林业系统,为建设绿美广东添砖加瓦。

  喜山巍巍连南粤,雅江潮涌到南海。在广东省龙眼洞林场,林芝籍青年拉穷已工作5年。从陌生到熟悉,从青涩到稳重,拉穷茁壮成长为一名业务能手,是人们眼中的“活地图”“飞行家”和“好导师”,书写着“粤藏一家亲”的新篇章。

  一碗广东凉茶克服水土不服

  鼓励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到区外就业……2020年7月初,国家的一声号召,拉穷坚定决心,跨越山海,从喜马拉雅山下的林芝市来到南海珠江之畔,走进位于广州市的广东省龙眼洞林场,入职成为一名林业助理工程师。广东省就业援藏工作为他开启了新的人生。

  广州与林芝相距三千多公里,气候迥异,习俗不同。回忆起5年前的生活,拉穷记忆犹新,他说:“正值7月,从凉爽的青藏高原来到炎热的广东,一下飞机,仿佛走入桑拿室,太闷热了,坐着都出汗,刚到广东就水土不服。”同时,身在异乡,人生地不熟,每逢佳节倍思亲,孤独感陪伴着刚入职的拉穷,整个人清瘦了不少。

拉穷参与自然教育活动(通讯员供图)

拉穷参与自然教育活动(通讯员供图)

  这一切,让同事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热情接纳了拉穷,用温暖感染着拉穷。工作上,拉穷先被安排在办公室,负责收发文、档案管理等基础工作,全面了解林场的工作流程,为后续的工作打下基础。生活中,同事们给拉穷带来了广东凉茶,一碗碗下肚,水土不服的问题得以缓解,也激活了拉穷内心那热情奔放的藏人性格,唱粤语歌、吃白切鸡,探访南越王博物院、瞻仰中山纪念堂……拉穷慢慢融入了广东,一首粤语歌《海阔天空》成为他的最爱,唱出了“格桑花逐梦大湾区”的理想与坚持。

  丈量绿色南粤成为“活地图”

  林芝“松杉挺拔遍山谷,牛马悠闲绿野边”,自小在西藏长大,拉穷习惯用脚丈量雪域高原,到广东后,他依然保留着这一习惯,给他的工作提供了莫大支持。从第二年开始,拉穷前往管护站锻炼,广东省龙眼洞林场1622.14公顷的林地上,7个管护站均留下了他的足迹。

  每个工作日,拉穷穿梭于山林之间,用脚步丈量岭南大地,龙眼洞林场每一处边界角落都有他“打卡”的身影。“遇到游人,提醒莫带火种上山;遇到捉鸟的大网,及时清理;发现有人在林区违建,第一时间向村民普及国家法律法规,恢复林区原貌。”拉穷说,用脚步丈量南粤大地,每一步、每一滴汗水都是值得的,对林场的边界也有了清晰的认识。

  拉穷成长为林场新的“活地图”,是科研人员眼中最有活力的“向导”。林场出版的《广东省龙眼洞林场两栖爬行动物》一书中,拉穷的名字赫然在列。他介绍说,丈量林场,碧水青山是最亲密的老友,对林场蕴藏的动植物“家底”了然于胸。过去几年,凭借着这份熟悉,拉穷带着科研团队翻山越岭,调查完成上述书籍,填补了林场的一项空白。“一天晚上调查时,遇到眼镜王蛇拦路,吐着信子,立起一米多高,吓人一大跳。”拉穷如今想起仍有点后怕。

  饮头啖汤学成首批“飞行家”

  广东人敢为人先,饮“头啖汤”,入乡随俗,作为年轻人,拉穷也喜欢接触新事物,深知巡查辛苦的他想用“无人机”代人去巡查。他敢想敢做,通过培训学习与实践,成功获得无人机AOPA驾驶员合格证和民航局颁发的CAAC视距内中型无人机执照,成为林场首批获得CAAC证书执照的无人机驾驶员之一。

  得益于对林场工作的熟悉,新科技赋能林业后,林场的巡查工作出现了新变化。拉穷说,无人机巡护相当于有了一个“空中视角”。当操控无人机翱翔山林,高清镜头实时回传画面,护林人员能够迅速察觉乱砍滥伐、森林火情等隐患。科技突破了地形限制,大幅提升广袤林区的监管效率。

拉穷在龙眼洞林场巡查(通讯员供图)

拉穷在龙眼洞林场巡查(通讯员供图)

  传统巡护工作路线较为单一,视野有局限,无人机已成为林业人“会飞的眼睛”,为传统巡护工作插上智慧翅膀。炎炎六月,拉穷刚与同事结束一场清理入侵物种薇甘菊的大战。他介绍说,林间病虫害如同隐匿的“绿色杀手”,松材线虫、薇甘菊、金钟藤等入侵物种,曾致使成片林木濒临死亡。借助“粤林监测平台+无人机巡护”等科技手段,背负设备穿梭山林,仔细观测虫情、精准施药,能精准发现防治“绿色杀手”,守护生态平衡。

  开展自然教育成为“好导师”

  如何让绿美广东全民共享呢?拉穷思索良久。早在2022年,拉穷就调至森林旅游管理科,投身动植物科普宣传和自然教育活动,开启了探索自然教育、传播生态文明知识的新大门。他迫不及待地向学生们普及介绍龙眼洞林场之美。

  《神奇的蘑菇在哪里》《森林医生》《小小护林员》《大地的智慧》……展现在记者面前的,是一套“行走自然”系列课程的导师手册。拉穷介绍说,一年多时间里,他与部门同事一起努力,累计举办50余场自然教育活动,其中由他带队的就有10余场, “我喜欢给前来学生介绍龙眼洞林场的红色蘑菇,每到春天大片大片绽放,红的像雪域高原的格桑花,令人震撼。”

  从最初的腼腆到落落大方,拉穷已成长为学生们眼中的“好导师”。在自然教育课堂上,孩子们俯身草丛观察昆虫、于山林间辨认树种,眼中满是好奇与求知的光芒,拉穷说,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守护生态不仅在于种树护林,更在于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让更多人自觉成为绿色守护者。

  架起桥梁赓续“粤藏一家亲”

  5年光阴似箭,在同事刘文眼中,拉穷已从一位青葱少年成长为一位业务能手,并且与同样来自西藏的一位美丽藏族姑娘在广东成家立业,家中更添了可爱的宝宝,日子过得幸福美满,成为传播藏粤文化的使者。2024年,受广东第十批援藏队和林芝市人社局的邀请,拉穷回到林芝市各县进行就业援藏政策宣讲,拉穷说,再次踏上林芝这片熟悉又亲切的土地,内心是非常激动的。望着学弟学妹们期待的眼神,拉穷每问必答,号召学弟学妹们勇敢前往广东工作。

  当前,就业援藏热度持续攀升,广东的就业更具广度和温度,拉穷的故事更是数百名藏族青年逐绿南粤的浓厚缩影。在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沙头角林场、樟木头林场、西江林场、德庆林场、云浮林场等单位都涌现着藏族青年骨干的身影。

来广东就业的西藏青年(通讯员供图)

来广东就业的西藏青年(通讯员供图)

  这些藏族青年和拉穷一样,初到时,怀揣着对新环境的顾虑与忐忑,然而南粤大地的热情很快消融了陌生感。从入职时同事的真诚接纳,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暖心关怀,他们迅速融入这片土地。在工作中,他们虚心求教、勤学苦练,不断积累林业业务知识,从业务“新手”成长为行家里手。如今,这些藏族同胞已深度扎根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用智慧与汗水在各个领域担当重任,成为推动绿美广东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粤藏无远近,千里尚为邻。在密切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粤藏两地人民走得越来越近、越来越亲,就像殷红的石榴籽越抱越紧,书写下“粤藏一家亲”的新篇章。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利嘉伟 

  通讯员 林荫

  • Tag:

相关文章

  • 杨茂林:义务传承文化 爱心传递温暖

    在巢湖市银屏镇,提起退休教师杨茂林,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他多年来,利用工作之余,走村串户搜集文史资料,足迹踏遍巢湖各乡镇;他深耕红色文化宣传,帮助村镇建设红色文化纪念馆;他常年坚持红色文化创作,发表文
    2025-07-02
  • 陕西马协成功换届,并成立青少年集训队

    4月23日,陕西省马术协会完成换届,王和平出任协会主席;同一天,由38名“后浪”组成的陕西省青少年马术集训队成立,拉开了备战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马术项目比赛的序幕。2016年,陕西省马术协会成立
    2025-07-02
  • 从家乡的水泥球场,他一路走上欧洲之巅

    当巴黎圣日耳曼的球员们手捧大耳朵杯,与夹道欢迎的球迷们疯狂庆祝的时候,互联网上,印着7号姆巴佩的巴黎球衣一夜间沦为了废品,它们的用途仅限于被挂在社媒上当段子取乐。但与此同时,在线上线下的球迷商店里,7
    2025-07-02
  • 福建省漳州市近日举办了中国马术协会骑手等级评定考试(福建赛区)活动

    青马快报 12月25-26日,在福建省体育局支持下,中国马术协会组织的骑手等级评定福建站)在漳州顺利开展。来自福建、北京、河南、江苏、湖北等地的105对人马组合参与了此次评定活动。在两天的考核过程中,
    2025-07-02
  • 杨茂林:义务传承文化 爱心传递温暖

    在巢湖市银屏镇,提起退休教师杨茂林,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他多年来,利用工作之余,走村串户搜集文史资料,足迹踏遍巢湖各乡镇;他深耕红色文化宣传,帮助村镇建设红色文化纪念馆;他常年坚持红色文化创作,发表文
    2025-07-02
  • 萨巴伦卡复仇or郑钦文再翻山 期待郑钦文歌单上新

    网易体育6月3日报道:6月3日下午17:00,法网女单1/4决赛上半区将迎来焦点对决,郑钦文VS萨巴伦卡,这将是两人第8次对决。图片来源:傅珊图片来源:傅珊上一场2-1战胜萨姆索诺娃之后,郑钦文已经刷
    2025-07-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