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着共同的乡土情怀与发展使命,一批新“网农”齐聚一堂,迎来一场特殊的“数字练兵”——
6月30日,广东省委网信办、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主办的千名“乡村网红”大培训正式启动。
本次培训分5期开展,覆盖全省21个地市共1000名学员,力争培育一批具备“账号运营+直播带货+短视频创作”复合能力的“乡村网红”,打造一支懂技术、善运营、会传播的人才队伍。
(一)
社交媒体时代,手机作为“新农具”,革新了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打破了城乡界限,也带来了发展机遇。
来自茂名的陈丽容,用一口接地气的“粤式英语”介绍家乡走地鸡;韶关客家小伙黄棋峰返乡创业,卖起了黄金柰李、香芋南瓜等土特产;江门台山的阿杰在直播间分享赶海趣事,吸引许多网友专门驱车前往体验……
近年来,广东一大批接地气、有想法、敢创新的年轻人应势而起,打开手机“新农具”,干起直播“新农活”,转型当起了“乡村网红”。
粤北看山、粤西赶海、田间劳作、烧火做饭……借助他们的镜头,乡村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围观。
原本,在村民眼里“没什么好看”的绿水青山,化作网友向往的“诗与远方”;一些习以为常的民俗,在网上摇身变成了“潮流标签”;还有很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特色农产品,打开了农村电商的全新副本。
资料图
(二)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激活内生动力,而“人”的破局尤为关键。
随着“互联网+”深度融入农业农村,“乡村网红”已成为链接农产品与市场、传播乡村文化的重要力量。
广阔的南粤大地,丰富的自然景观,厚重的乡村文化,为“村播”提供了多元化内容,意味着“乡村网红”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同样也要看到,当前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显现,农民数字素养不足,不少农产品销售存在同质化问题,懂农业、会直播、能运营的“复合型人才”占比相对较少。
同时,不少“乡村网红”红得快但难以持久,对账号定位、品牌打造、推广运营等有强烈现实需求,亟待加强针对性培训。
资料图
(三)
广东举办的“乡村网红”大培训,正是旨在通过系统化培育千名掌握数字营销技能的新农人,推动“手机变农具、直播变农活、流量变农资”在广东乡村蔚然成风。
参训的1000名学员涵盖村“两委”年轻干部、返乡创业青年、非遗传承人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等多元群体,报名十分踊跃。
课程精心安排,邀请头部平台、MCN机构、主播培训师、网络大V授课,构建了以数字技能、产业融合、合规风控为核心的课程,为千名学员提供实战赋能。
今年是广东实现“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站在这个节点上,更能看清广东培养“乡村网红”的意义。
以培养网红为牵引,更好激活本土人才的内生动力,吸引更多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必将催生出更具活力的乡村发展生态,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画卷。
文 | 青的蜂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共绘绿色图景 SGS为汉石纺织颁发产品碳足迹核查声明淮上梨园竞芳菲 校园戏曲展风采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少年戏曲盛宴在淮南市火热上演来自全市各中小学的小演员们粉墨登场,用精湛的表演诠释着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在灯火璀璨的舞台上,孩子们或水袖翩跹,或唱腔婉转,将《霸王别姬》《天仙配》等经典剧目演绎得惟妙惟肖特别是田家庵区第三小学带来的黄梅戏选段,小演员们一板一眼的表演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据了解,此次展演活动共吸引了全市30余所学校的500余名师生参与除了传统戏曲外,不少学校还创新编排了现代校园剧,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巧妙融合八公山区实验中学的原创剧目《青春之歌》,就以新颖的形式展现了当代青少年的精神风貌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才艺的舞台,更通过戏曲这一传统文化载体,让青少年在艺术熏陶中增强文化自信未来还将持续开展此类活动,让传统艺术在校园里生根发芽成都马术超级大奖赛150CM团体赛圆满落幕,堡马战队勇夺桂冠朱树生:用热血为他人点亮生命之光2019年全国青少年马术U系列赛事昆明分站赛裁判团队名单正式出炉本次赛事由云南省马术协会承办,共选派了15名专业裁判参与执裁工作,其中包括3名国际级裁判和12名国家级裁判裁判长由来自北京的马术国际裁判张明担任,他曾多次执裁国内外重大马术赛事副裁判长分别由云南本地的李华和马术运动健将王强担任,两人均具有丰富的赛事执裁经验赛事技术代表刘伟表示:本次裁判团队阵容强大,既有经验丰富的资深裁判,也有新生代的年轻裁判,他们将共同确保比赛公平公正地进行据悉,所有裁判员均已完成赛前培训,将于比赛开始前三天抵达昆明安宁温泉马术俱乐部进行场地勘察和赛前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