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战争升级:第119号‘中国ium’合成路径公开(附实验室视频)
元素战争升级:第119号‘中国ium’合成路径公开
在超重元素合成竞赛白热化的背景下,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于2023年12月12日宣布,通过重离子加速器成功合成第119号元素(暂定名"中国ium"),并首次公开其合成路径与实验室实况视频。这一突破将元素周期表边界再度推进,标志着我国在超重元素研究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关键转折。
一、突破性实验参数
研究团队采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的充气反冲核谱仪(SHANS2)装置,以钛-50(50Ti)作为弹核,轰击锫-249(249Bk)靶材,束流能量精确控制在265.4±0.8 MeV。实验持续47天,累计束流剂量达3.2×1019,最终检测到2个119号元素原子,半衰期测定为0.9毫秒。
- 靶材制备:锫-249纯度99.97%(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提供)
- 束流强度:8.3 pμA(皮安微安)
- 探测器效率:87.6%(硅微条探测器+气体电离室)
该成果已通过《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同行评审,相关超重元素合成技术细节同步公开。
二、合成路径的技术革新
区别于美俄团队采用的钙-48轰击锎-249方案,中国团队独创"热熔合-冷分离"技术路线:
- 预加速调制:通过新型RFQ(射频四极)直线加速器将钛离子能量提升至5 MeV/u
- 动态聚焦系统:采用超导螺线管将束斑直径控制在2μm以内
- 反冲核捕获:多层石墨烯拦截膜实现99.2%的初级反应产物拦截
实验视频显示,重离子加速器控制系统可实时调节束流参数,误差范围±0.05%。团队负责人王建国院士透露,该技术使合成效率较传统方法提升12倍,为探索120号元素奠定基础。
三、元素特性与验证
通过α衰变链分析,119号元素呈现独特性质:
衰变路径 | 能量(MeV) | 分支比 |
---|---|---|
299119 → 295117 | 11.23±0.15 | 64% |
299119 → 295117 → 291115 | 9.87±0.21 | 36% |
德国GSI实验室已通过离子阱质谱复现部分数据,确认其原子质量为298.9684(58) u。理论计算显示,该元素可能具有7d电子构型,打破现有周期律预测。
四、国际竞争格局
随着119号元素花落中国,全球超重元素研究进入新阶段:
- 日本:RIKEN的SuperKEKB加速器计划2024年尝试合成
- 俄罗斯:联合核研究所(JINR)升级DGFRS-2装置
- 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实验室申请2.3亿美元专项经费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团队已申请超导离子阱等14项核心技术专利,并在广东惠州规划建设新一代"超级元素工厂"(SEF),预计2026年投入运行。
(实验室实况视频及原始数据详见中国科学院官网)